第(2/3)页 欧信目光一闪,这是另一条封爵的路啊。 他是武官,只要有皇帝撑腰,他才不怕得罪文官呢! “和兄,你说兄弟该如何上书陛下?”欧信又问。 “不上书,不说,只做。” 和维分析道:“既是密旨,陛下必然也不想公之于众。” 欧信颔首。 目光狠辣:“调头,去肇庆府!” 老子去广州转一转! 而在这时。 十几艘战舰,穿过零丁洋,炮击香山。 刘震海正在广海卫造船。 得知消息,已经是炮击第三天了。 这支舰队炮击香山后,横冲直入,冲入虎头关,在虎头关才遇到大明战船的拦截。 一番炮战后,大明战船被击沉二十几艘。 敌方才损失一艘。 刘震海闻听消息立刻震怒,率领二十几艘新式战船杨帆回程。 新式战船,结合佛郎机战船和大明战船,集合优点,创造出来。 目前在广海造船厂,有几百艘这样的战船正在建造中。 朱永率领五千人,驻扎在造船厂,负责防守。 赶到零丁洋。 确认这股敌人战船是佛郎机战船。 登时了然,报仇来了! 这支舰队无法突破虎头关的火炮,就炮击福永、西乡、屯门等地,并没有登陆。 “撞!撞沉!” 刘震海在坐船上指挥。 大明的海战战术非常简单,大船胜小船,大铳胜小铳,多船胜寡船,多铳胜寡铳。 就是用大船,直接撞击对手,将对方船只撞沉; 如果没有大船,就需要形成数量优势,包围对手,尽量利用火器进攻。 这种战术其实就是江战,用于海战,也仅限于近海海战。 刘震海手下的新式战船比佛郎机战船坚固,数量也多,全部散开,形成半圆状,直接冲撞过去。 轰! 对面战船发来重炮,刚好击中刘震海的坐船。 “不要慌,撞!” 刘震海临危不乱,打出旗语,让所有战船联动。 佛郎机战船不断发炮。 嘭! 近四十艘战船撞到一起,场面壮观。 大明海军提刀带铳,打起了接舷战。 铳声和炮声接连不断。 刘震海看到一艘又一艘战船沉没,鲜血染红了海水。 “半步不许退!” 刘震海厉吼:“这是广东海军成军第一战!许胜不许败!战胜后,全军皆赏一两银子!” “战死了不可怕,朝廷会管你们的妻儿子女!” “你们的儿子,会袭你们的职位!” “这是陛下的恩德!” “任何人不许退半步!” “杀啊!” 刘震海嘶吼。 明军半步不退,杀上佛郎机人的战船。 因为明军兵员多、战船多,几艘佛郎机战船见势不妙,已经逃之夭夭了。 战斗进入尾声。 刘震海面露肉痛之色。 带来27艘战船,被击沉12艘,7艘破损不堪,3艘中度破损,五千海军,损失了2200余人。 而敌方,只有16艘战舰,逃走5艘,总兵额不超过三百人。 却把明军打得落花流水。 岸上的损失,更是难以估计。 被炮火击伤的百姓就近万人,焚毁的房屋上千间,官兵战死者过百,损失惨重。 “提督大人,不如驱赶广州一切夷人!不许夷人停靠!”市舶司太监乔远松小声建议。 “这佛郎机人如此强大,若再闭关锁国,下一次就炮击京师了!” “咱们能承担得起责任?” 刘震海叱骂道:“以后不许胡说,更不许有这样的心思!” “皇爷的心在四海,这种窝囊至极的话,不许多说!” “乔远松,本督问你,但这支舰队,如何突破沿海火炮的?” 按理说,就算有夷船突破防线,也应该燃起狼烟,报告广州,给广州一个准备。 这次完全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。 要不是虎头关的官军勇猛,悍不畏死,不知道广州会被打成什么样子呢! “回大人,珠海卫并未传来消息。”乔远松回答。 “去,把珠海卫所指挥使叫来!” 刘震海令船支入港。 他则乘坐去市舶司,同时给京师写密奏。 朱祁钰收到刘震海奏报。 “大明海军羸弱至此?珠海卫连敌方船支入港,都不知道!留之何用?” “传旨,褫夺珠海卫指挥使之职,全家移去吉林塞边!” “珠海卫上下,贬为庶人,不许当官!” 朱祁钰目光凌厉:“传旨刘震海,令其在零丁洋入海口处的小岛上,修建炮台,再有敌兵入境,他这个提督太监就别当了,回宫里送恭桶吧!” “五千海军,打成这个熊样子!” “再传旨,满朝野给朕找,看谁能打水战,去广东当总兵去!” “翁信干什么吃的?罚俸三年,闭门思过一个月!” 朱祁钰大发雷霆的时候。 阁部重臣全都被诏来觐见。 “你们都看看,这就是我大明海军打得仗!把永乐皇帝的脸都丢光了!”朱祁钰把密奏丢过来。 于谦捡起来,看到打了胜仗,但看到战损和战果,不由得头大:“斩杀120人,俘获21个人,我军战损2200人,上万人受灾?” 其实战果还算不错的。 毕竟年年倭寇犯边,海边百姓全都遭殃,这次怎么说还打胜了呢。 往常是倭寇在岸上烧杀掳掠,明军都不敢管。 没逃跑,那都是勇士了。 这个太监刘震海有点东西。 “这是在零丁洋里打得仗啊,要不是虎头关官兵奋勇,佛郎机战舰就炮轰广州了!” “下一次是不是炮击京城呢?” “啊?” 朱祁钰怒不可遏:“你们说说,让朕的脸往哪搁?” “还天朝上国呢!” “朕看是地朝狗屎!” “这仗打得这么难看,朕都不好意思拿到朝堂上去说,朕都不敢开太庙告诉列祖列宗,太宗皇帝知道,非得抽朕的脸!” 朝臣有点明白了。 其实这仗打得真不错,虎头关官军奋勇争先,刘震海海战打得可圈可点,虽然损失比较大,却是胜仗。 本来应该表彰刘震海才对呀。 皇帝却骂刘震海骂得狗血喷头。 这在释放一个信号,等着倭寇入侵,江浙沿海地区,谁打了败仗,恐怕全都要处斩! 皇帝要借机收拢南直隶、闽浙卫所的心啊。 而且,皇帝还要借机扩大海军兵权。 “臣等万死,求陛下息怒!”朝臣叩拜。 “朕息不了怒!” “朕长这么大,就没吃过这么大的亏!” “被瓦剌、鞑靼欺负,朕也就忍了!” “那佛郎机国,弹丸之地,又跨过万里海洋,攻打我国,我国却全无办法。” “这口气朕咽不下!” 朱祁钰飙演技,真的是影帝。 倭寇欺负你们大明几百年了,你说个屁了! 哪年倭寇不洗劫海边百姓,你听了吗? 卫所就在边上看着,看着倭寇烧杀掳掠,哪年朝堂不是掩盖下去? “陛下是否想扩大海军?”胡濙只能给皇帝递台阶。 “难道还不该扩吗?”朱祁钰反问。 “老臣认为应该扩。”胡濙能说什么?皇帝搜刮完了江西,钱肯定不缺。 这钱要是花不出去,皇帝指不定要闹成啥样呢? “不止要扩,还要大扩!” 王竑高声道:“老臣以为,应该将广东军全部改为海军。” 这话朕爱听。 “但是陛下,有海军就得有战船啊,没有足够的战船,征召再多海军,也没用用处呀。”王竑话锋一转。 “王卿的意思是,多多督建造船厂吗?”朱祁钰装作没听懂。 老臣是这个意思吗? 这是反话,陛下听不懂吗? “陛下,就算兴建几千艘战船,也需要装备大量的火器……”王竑又道。 “无妨,军器局日夜生产,多少都生产得出来。”朱祁钰铁了心发展海军。 王竑语塞:“陛下,今天富庶,过几年朝中还能这般富庶吗?” “韭菜多的是,割不完的。” 朱祁钰懒得兜圈子:“海军要大建,战船要大建,火炮要多造。” “佛郎机人打到家门口来了,朕没有当缩头乌龟的习惯!” “来而不往非礼也!” “朕也要派遣船队,灭了佛郎机之国!” “诸卿意下如何?” 群臣傻眼。 您莫非是慈禧大帝? 转瞬,大家又明白了,这无非是借口罢了。 佛郎机距离大明不知几万里,哪怕是郑和时的宝船,也很难航行那么远,凭什么去打人家? 无非是个借口,大肆发展海军而已。 您直说得了,绕这么大圈子逗谁呢? “传旨,广东军改为广东海军,实额五万人,俱是海军。” “朕要求每个海军,能打海战,悍不畏死,奋勇争先,不许后退一步!” “海军给多发一份军饷,每个月多发二十个铜板!” 这话刚说完,就引起朝臣的反对。 军饷花这么多,如今朝堂负担得起,以后如何负担? 朱祁钰懒得理他们,继续道: “广东、广西督建造船厂,大肆建造新式海船,朕给广东三年时间,给朕建造上万艘海船!” “三年后,朕要看看,佛郎机可还敢在大明近海挑衅?” “十年后,朕要十万艘战船,为朕征伐佛郎机!” “朕要踏其国,灭其民,捉其君!” “押解到京师,跪伏在朕的面前!” 朝臣脸色一变。 这是剑指佛郎机? 还是剑指海商啊! 上万艘战船,规模比郑和船队还要大,这绝对不是针对佛郎机,而是海商! 而皇帝嘴上说三年。 但以他的急切性子,一定会在全国各地督造海船。 比如山东、辽宁,肯定都有大规模海船在秘密建造中。 等江西抚平后,江西是否也会建造呢? 而且。 皇帝不停将南方木料往北方运,里面会有多少可建造海船的木料呢? 谁也不知道! 如今南北生意频繁,做什么的都赚钱。 导致湖北成为南转北运的中转站,武昌府和襄阳府商业变得极为发达。 尤其是云贵两广的木料,日以继夜的运输。 这里面有多少能造船的,根本算不出来。 但是。 有心人却可以通过艌料,计算出来。 何为艌料?填补船壳木板空隙的技术称为艌缝,专用的填充材料叫艌料。 艌料技术,早在隋朝就十分成熟。 发展到明朝,最简单的就用桐油和石灰调制而成。 也有加入麻丝的,还有加入贝壳粉的,五花八门。 艌料用来保证船的水密性,还可密封船壳上的钉孔和其他的细小空洞、缝隙,可以防止铁钉锈蚀。 核心就是桐油。 沿海地区不产桐油。 一般都用云贵湘鄂出产的桐油。 现在都用云贵的桐油,从土人手中买,这也是云贵土司的专属收入来源。 所以,通过桐油的销量,就能计算出皇帝究竟造了多少艘船。 造船必须装备火器。 也可通过军器局使用的硝石数量,来推算出皇帝要造多少火炮。 也能通过运送火炮的车马来计算。 “陛下,钱从何出?”王竑只能问。 “从江西出,朕出。” 朱祁钰本想在南直隶也要用松江造船厂,但江南士绅是海商的主要构成,不能把造船厂放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。 他在想,能否把造船厂放在洞庭湖,或鄱阳湖里? 怕是也不行。 海船太大,遇到长江枯水期,没法运送入海。 第(2/3)页